然而,半个时辰后,到彦之一行人步履匆匆赶回皇宫,身后却不见贺小安的身影。
“陛下,末将去到贺府才发现,那里早已人去楼空,大概是有人给她通风报信,让她跑了。”到彦之禀报道。
人未抓到,刘义隆气得脸色发白,自己在众人面前失了尊严,一番大发雷霆,这宴席就撤掉了。所有参加宴席的人提心吊胆的退去,唯有檀道济与徐羡之被留下。
皇后也退了去,贺小安的真实身份揭穿了,那些恨意自然也就消失了,不过是个假想敌。此刻她竟然希望贺小安可以逃出去,这一生都不要再遇见,不再有交集。
林涵也随着父亲一起退下,至于今日的表演闹出如此大的乱子,也不在他的预料之中。心中怀揣着担忧害怕陛下降罪,但这其中缘由也只能回家以后再同父亲商量。
宴席的残羹冷炙还未撤去,侍女们在门外都不敢进来,殿内的气氛有些紧张。封锁皇城的诏令已经下达,这个人必须留在魏国,这是刘义隆下给到彦之的死命令。
可能连设局的人都未曾料到,这股火会烧得如此严重,陛下的雷霆之怒,似乎会波及到所有人。夜流觞负责查今晚所有提前出宫的人名单……所有人都忙了起来。
只有徐羡之与檀道济二人对看了一眼,冷眼旁观着陛下对于这件事件的处理态度,也明白一半是做给他们看的。
“你们二人是什么时候知道她的身份的?”
终于刘义隆发问了,贺小安逃跑,在这席上他首先怀疑的便是与她交情最好的两位大人了。谁都看得明白,贺小安曾为大将军府里的老师,与徐羡之也是知己好友。若说他们二人一点没有察觉,也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陛下,末将觉得,仅仅听凭一个舞娘道听途说的传闻,就断定她是魏国王妃,这十分的不可信。当初她来到建康城之时,身无分文,是末将收留了她。若她是魏国皇室之人,怎么会来到宋国的都城,还住在我的府上。末将不相信。”檀道济摇头道。
“当初谢晦绑架了令公子,途遇贺小安解救,后来才与你檀府结下缘分,这事情朕是知道的。”刘义隆承认道,“不过,今日你知道她的身份后,可曾往宫外传递过消息?”
“不曾”檀道济想也没想就回答道,虽然今晚知道了贺小安的身份也同样令他十分震撼,可昨日她已来拜别。
檀道济知道情况可能也不算太坏,席间他还低声警告自己的两个儿子,不可轻举妄动。若非必要,他不能去冒这个险。即使贺小安人被抓了,他觉得有自己在,也能恳请陛下的宽容处理。
檀道济的脸上淡定而从容,这是他一贯的姿态,结果很快就知道了,刘义隆也不急于一时。他转而望着另一边的徐羡之。
“徐卿有什么要为什么辩解的?”
“我同大将军一样,也是不信的。心想着,只要陛下将贺小安叫到宫里来问一问,这真相就清楚。若她真的是魏国的人,这事情就是一件大事了,涉及宋国国政,微臣是宋国的臣子。怎么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徐羡之义正言辞的说道。
刘义隆一时之间,也无法找出二人的话里的破绽来,踌躇间,夜流觞走了进来,跪在御前禀报道:
“启禀陛下,今日宴席开始之后,只有太傅林大人家的小姐离开过宫廷,是到将军的亲信随从送出的宫。”
果真没有其他人,刘义隆不禁有些失望。
而到彦之让人送林婉茹回家的事情,是与刘义隆禀报过的,这种事情他自然也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也许是她已经预测到危险自己跑了吧。刘义隆这样想。
过了一会儿,都城守备大人王珏慌忙进宫面圣,禀报说贺小安已经走北门逃走。
紧接着太傅林大人门外求见,一见皇帝,老泪纵横的哭诉:
“请陛下做主,小女婉茹今日回家路上被贺小安劫持,老臣年过五十仅此一儿一女,请陛下为我做主。”
这一巨变,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料到,劫持人质,大摇大摆了走出了皇城。这与众人所认识的那个贺小安似乎有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