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宰相之争
安禄山离开宫后,杨玉环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了,每当面对李隆基的时候,她总会有一丝不安,也会有一丝愧疚。
为了从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中挣脱出来,杨玉环这段日子痴迷于打马球。她骑在马上拿着球棍,在马球场上纵横驰骋,掠过脸庞的疾风会将那些烦乱的思绪通通地吹走。她左手执缰绳,右手执偃月形球杖,左冲右突,可是因为运气差和技术差迟迟没有进球。
大汗淋漓的杨玉环悻悻地跳下马,将手中的球杖甩给侍女。
此时,杨国忠急忙走过来,借帮杨玉环打球为由,希望杨玉环可以向皇上说好话。
杨玉环不想参与政治斗争,严词拒绝,扔下杨国忠走了。
这时虢国夫人走到杨国忠面前。自从上次出宫风波后,虢国夫人也收敛了许多。她当着杨家诸位宗亲的面诚恳地向杨玉环道歉,在诸位亲戚的劝解之下,特别是杨玉环自己也出轨后,杨玉环对二姐的仇恨也渐渐消散了,但心结却永远都难以解开。
虢国夫人对杨国忠说:“如今的玉环只顾着她自己!不过不要紧,她不肯帮你,我自会帮你!”
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了虢国夫人的暗中帮助,杨国忠才对李隆基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了如指掌。正是因为掌握了先机,杨国忠说话总能说到李隆基的心坎上,做事总能做到李隆基的心田里。
杨国忠之所以会产生取代李林甫的念头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野心勃勃的吉温。虽然在李林甫的提携之下,吉温很快就升任户部郎中兼侍御史,使得同僚们纷纷向他投去艳羡的目光。可他却并不满足,总是想着能够捞取更大的政治利益,最终决定出卖自己曾经苦苦巴结的老上司李林甫,寄希望于政治新宠杨国忠能够给他带来更大的政治发展空间,于是觍着脸跑到杨国忠那里,跟他说是时候向李林甫夺权了!
正是在他的鼓动之下,杨国忠心中的权欲之火渐渐燃烧了起来。虽然杨国忠下定决心夺权,但他也深知李林甫在朝中盘根错节,现在还不是进行政治对决的时刻。可是他却有些按捺不住了,率先发起了政治攻势,不过他却并没有将矛头直指李林甫,而是先铲除他的羽翼。
很快,李林甫的亲信御史大夫宋浑就因为贪污罪而被流放潮阳郡[1]。这顿时就引起了李林甫的警觉。
[1]今GD省CZ市。
之前,李林甫觉得杨国忠不过是个碌碌无为之辈。为了巴结得宠的杨贵妃,更为了为己所用,他才会不遗余力地提拔杨国忠,可如今杨国忠迅速崛起的势头让老辣的李林甫感受到了不安,愈加强烈地感受到羽翼渐丰的杨国忠似乎要夺权了。
杨国忠的步步紧逼使得他愈加坐卧不宁。此时杨国忠奉行的战略是暂时不与李林甫发生正面冲突,却不动声色地一步步剪除李林甫的羽翼。李林甫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在静静地等待机会!
天宝十一载(公元 752年)秋天,他久经宦海磨砺又长期位于权力核心,因此他一出手便命中了杨国忠的死穴,此时的杨国忠不仅没有还击之力,更无招架之功。
由于南诏屡屡进犯,唐帝国饱受战乱困扰,李林甫趁机上言身为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应该亲赴前方,指挥一线的军事斗争,因为官员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担其责,也要冒其险。剑南节度使这个显赫职务带给杨国忠的不仅仅是无上的荣耀和炫耀的资本,还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李隆基要求帝国各级官员恪尽职守,如今面对西南危局,杨国忠就必须要有所行动,有所担当。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杨国忠犹如五雷轰顶,因为他知道在李林甫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是要将他彻底地排挤出朝廷的野心。如今他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甚至不知道还能否再回来!
曾经意气风发的杨国忠突然间变得垂头丧气,此时杨玉环或许是他手中唯一的救命稻草。他急忙入宫用极为悲凉的口吻说:“我要走了,可妹妹莫要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如今我们杨家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悬崖边!”
杨玉环从本心里并不想过多地介入政治,但见到此情此景却无法不为所动,于是与杨国忠一起前去见李隆基。虽然杨国忠在仕途上一路平步青云,但她却很少为了他的升迁而向李隆基说情。
“三郎,哥哥能不能不走?”杨玉环开门见山地说。
李隆基为难地说:“这恐怕有些困难,毕竟君无戏言!”
杨国忠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启禀陛下,这全是李林甫的奸计,还望陛下明察!”
李隆基颇为不悦地说:“朕还没有老糊涂,分得清忠奸,也辨得了善恶!朕是要你赴阵,并不是让你去送死。有什么必要如此哭哭啼啼呢?食君之禄,为君分忧,难道这点儿道理你都不明白吗?”
李隆基态度如此坚定,必然有着诸多难言之隐。杨玉环也不便再强求,只得话锋一转说:“哥哥怕在外面时间长了会被三郎遗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李隆基挥挥手,说:“你放心,只要西南局势稳定了,朕自会找机会召你回来的!”
尽管李隆基的承诺给杨国忠带来了一丝慰藉,但杨国忠却难掩内心的失落之情。为了安慰情绪低落的堂哥,杨玉环特地让雪晴送他出宫,可让她始料未及的却是正是她的这个决定最终将雪晴推上了绝路。
杨国忠迈着沉重的步伐前往曾经熟悉如今却有些陌生的剑南。杨国忠渴望着雪晴能够成为他手中的那枚足以扭转乾坤的棋子,怀着热切的心情等待着,期盼着,但也在煎熬着……
当年十月,李隆基和杨玉环照例前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年老体衰的李林甫自然也在随行官员的行列之中,这位政治强人不会想到自己再也回不了长安了。
就在杨玉环和李隆基在华清宫对弈之际,李林甫急急火火赶来奏报西南军报。李林甫高声诵读着奏状,可站在一旁的雪晴却突然从身后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朝着李林甫的后背猛地刺过去,殷红的鲜血顿时就浸透了他紫色的公服,他很快就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现场顿时就乱作一团,谁也不会想到杨玉环的贴身侍女居然会行刺当朝宰相,更不知道谁将会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眼疾手快的高力士顿时就将自己的身体挡在李隆基的面前,高声呼喊:“羽林军,赶快抓刺客!”
几十个羽林军将手持利刃的雪晴团团围住。雪晴的脸上却没有一丝惧色,她将手中鲜血淋漓的匕首扔在地上,仰天长啸:“柳郎,雪晴给你报仇了,虽死无憾!”
杨玉环从最初的惊恐中挣脱出来,为雪晴求情说:“她肯定是一时糊涂,还请三郎从轻发落!”
李隆基对闻讯赶来的羽林军挥挥手说:“通通退下!”那些佩剑持刀的羽林将士们急忙识趣地退下。
李隆基转而对身边的高力士说:“赶紧命人送宰辅去尚药局救治。既然刺客是贵妃娘娘身边的人,那就交给她自行处理吧!此事要严密封锁消息,切不可泄露出去!”
杨玉环万万想不到一向温文尔雅的雪晴居然会做出如此过激之事。为情所困的雪晴终究没能逃脱这段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