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面色凝重的杨玉环,杨钊说道:“听说圣上已将这个案子交由李林甫处置。李林甫已推荐吉温具体审理此案。最终将审出个什么结果,谁也不敢说。如今所有人都对这个案子噤若寒蝉!”
杨玉环对于吉温还是有所耳闻的。生于政治世家的吉温自幼就受到家庭的熏陶,为人干练,却工于心计;志向远大,却不择手段。阴险狡诈而又心狠手辣的吉温成为李林甫打击异己的有力武器。他曾经参与审理韦坚一案,但那时的他却只是个配角,头上还有杨慎矜和王鉷,如今他却成为这起案件的主审。李林甫对他充满了期待,而他自己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大有废太子李亨于朝夕的架势。
杨玉环知道柳积要想活命,只得证实他所说的那一切都是真实的,而这恰恰是李林甫最希望看到的。但如果真是那样,李亨的太子位恐怕将会不保。惶惶不可终日的李亨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这必将是一场惨烈而又血腥的政治对决,如果自己在这个如此关键的时刻站在柳积一边,势必会引起李隆基的猜忌,怀疑她为了拥戴寿王李琩而不惜打压太子李亨!
“堂兄的话,玉环记下了。记住,不要再与任何人谈及此事。”
杨钊心领神会地笑笑说:“愚兄明白!”
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别是杨玉环陪伴在他身旁之后,李隆基花在朝政上的心思越来越少了。他已经很久没有批阅奏章到这么晚了。他貌似在阅读臣子们所上的奏章,其实却是在思索到底该如何处理柳积一案。
在返回寝殿的路上,高力士接过小宦官手中的灯笼,冲着紧跟在李隆基身边的宦官宫女们轻轻地挥挥手,示意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那些宦官和宫女们心领神会地放慢了脚步,落在了两人的身后。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提着灯笼,驱散着浓重的夜色,照亮了李隆基前方的路。
唐玄宗知道高力士有话要说,便让高力士说话。
高力士谈到了隋朝处理家庭的事,隋文帝杨坚而有5个儿子,2个死了,一个被关在宫中,最后两个在杨坚还没死时便当着杨坚的面夺权,最后杨广杀了杨谅,当了皇帝。
唐玄宗反问:“你是不是想说,‘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剪伐本枝。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
高力士“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慌忙谢罪道:“臣不敢!臣不敢!”
“我看你的胆子大得很,没有什么不敢的!”李隆基说完之后抓起高力士手中的灯笼,自行走向一团漆黑的前方,将跪在地上的高力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这些年,李隆基听到的都是极尽恭维的话,都是阿谀奉承之言,对于刺耳的话自然会越来越反感,越来越厌恶。虽然李隆基怒火中烧,但他却并不糊涂。
这些日子李隆基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于是带着杨玉环到梨园观看绳妓表演,绳妓们在绳子上进行各种高难度又优美精彩的表演,观众之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就连见多识广的李隆基和杨玉环也忍不住拍手叫绝,连连称赞。
而就在这时,一个小宦官跑过来禀报道:“太子前来觐见!”
刚才还喜笑颜开的李隆基的脸顿时阴沉下来,说:“让他进来!”
面带惊慌之色的李亨行大礼参拜李隆基和杨玉环,但李隆基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让他免礼平身,而是阴沉着脸,怒视着李享。
杨玉环见到这样地场景,也心头一紧,不敢喘大气。
李享表示已经知错了,表示绝无图谶之事,也绝不敢对李隆基有半点不满,一丝不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无须恐慌,也不必辩白,等案件水落石出之后,一切自然就明了了!”
虽然李隆基说得在情在理,但李亨却知道等待结果无异于坐以待毙,多少人在吉温的酷刑之下屈打成招,多少个家庭在吉温的迫害之下支离破碎!
李亨自然知道不准再入宫对他将会意味着什么!他的命运就只能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而他那个狠辣的对手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一味的等待等来的绝对不会是真相大白,只会是颠倒黑白,一旦等到那时,他就会被废,甚至会被杀。
想到这里,李亨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绝望,那个可以预见到的血腥而又残酷的人生结局让他感到有些不寒而栗。
这或许是他最后的机会!李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父亲还记得章怀太子[1]所作的《黄台瓜辞》吗?‘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言辞悲切,语调哀婉,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1]即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的次子李贤,也就是李隆基的二伯,李贤因与母亲关系恶化被废后赐死。
李隆基默不作声,内心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是啊!如今他已经三摘了,难道还要四摘吗?
杨玉环见到此情此景,心不知为什么突然间软了下来,跟李隆基说:“三郎,这起案件涉及的都是皇亲国戚,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好!”
其实李隆基的内心也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不仅仅因为李亨的声泪俱下,也因为昨夜高力士的直言进谏。
李隆基扶起了太子,太子也向杨玉环表达了恩情,而杨玉环天真地认为这起案件就可以这样戛然而止,柳积自然也就可以逃过一劫,但她还是太过天真了!
十二月二十七日,李隆基颁布制书,鉴于杜有邻与柳积均属于皇亲,特意开恩免去两人的死罪,杖刑后贬往岭南。杖刑在执行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弹性,既可以叫人生,也可以叫人死!
最终,柳积被杖刑打死。
雪晴得知柳积的死讯后一直郁郁寡欢,沉默寡言。望着日渐消瘦和憔悴的雪晴,杨玉环隐隐地感到一丝自责。她也曾经历过这种犹如重生般的剧痛,知道哀莫大于心死的滋味!
在那个刻骨铭心的春日里,雪晴与柳积在一株柳树旁一番云雨,她从那株柳树之上折下一枝赠给柳积,希望他见到柳枝就能想起她。如今初春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又在不经意间撩拨着她那段难解的情思。
随着柳积的离去,她殷切的盼望却成了失望,最终竟成了绝望。她这样一个幽闭深宫的普通宫女,好不容易挣脱了巍峨宫墙的羁绊,找到了称心如意的郎君,可造化却是如此弄人,无限的情思伴着泪水悄然流淌。
杨玉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其实她一直都想跟雪晴说,这个柳积或许并没有雪晴想得那么简单。如果他只是想着能够跟妻子离婚,绝对不用冒如此之大的政治风险。既然他甘愿冒生命的风险,就说明他期待着能从中收获巨大的政治利益。其中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隐情,随着柳积的离去,已经不得而知了。
喜欢纸嫁衣之缘起奘铃村请大家收藏:纸嫁衣之缘起奘铃村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