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师兄神色凝重,立刻从旁边的铜秤上取下器具,轻轻放置药材。他口中低语:“《本草正》有载,朱砂镇惊安神,需与绿豆同煎。”他的话语平稳而坚定,仿佛在用几百年沉淀下来的医理来平息眼前的纷争。铜秤上,朱砂的粉末细腻均匀,映衬着绿豆粉的淡黄,两者似乎在传统药理中找到了某种平衡。
就在这时,程师兄忽然停下动作,手中正捏着一片膏药,他猛然用力折断膏药,动作迅速而果断,折断的膏药碎片散落在台面上。程师兄抬头,目光锐利中带着一丝愠怒:“此物倒是含汞,却打着‘纯天然’的旗号!”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似乎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与警示。药房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程师兄那坚定而不容置疑的身影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药材混合着热气的味道,铜秤上的朱砂和绿豆粉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古籍中早已记载的药理精髓。而那折断的膏药碎片,则像是一记有力的警钟,提醒所有人:科学与传统不能混淆,更不能以虚假的“纯天然”作为借口去掩盖其中的危险成分。
争执中,母亲的声音依旧在回荡,而程师兄则继续低沉而稳重地解释:“朱砂镇惊安神,固然有其疗效,但如果不按正法炮制,不与绿豆同煎调和,其内含汞量便会失控,反而伤害患者。”他的每一句话都仿佛是用心良苦的忠告,既有古方的严谨,又有对现代制药漏洞的深刻警示。
这一刻,药房内的争执渐渐平息,空气中弥漫着沉重而又清晰的教训。每个人都在默然思索着,传统医理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制药标准的矛盾,正如这散落在台面上的朱砂和膏药碎片,映射出医者的责任与良知。
铜炉上的药吊子在火焰的温度下咕嘟作响,蒸汽与药气交织在一起,在清晨微亮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朦胧。程师兄走到铜炉旁,从青瓷罐中小心地捻起一撮朱砂粉,他低头端详着那朱砂粉末,在晨光下晶粒的棱角清晰可见,每一粒都仿佛在诉说着天地间的奥秘。他微微叹息:“此物当如桃花初绽之色,柔红而明艳;若泛铁灰,便是火候过猛,药性受损。”
话音未落,程师兄迅速将那撮朱砂粉均匀撒入提前准备好的绿豆汤中。绿豆汤倒在一只靛青色的陶碗中,汤液随之激烈翻滚,忽然间,碗内仿佛绽开了千朵红梅,朱砂粉在汤液中与绿豆的清香交融,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红与绿相映成趣,闪耀着温暖而生动的光泽。
此时,林半夏拿出一张试纸,小心翼翼地将其浸入这药液中。她静静地观察着试纸上颜色的变化,原本淡黄色的液体渐渐晕染开来,终变成柔和的月白色。她抬头对旁边的同伴低声道:“看这汞线。”她解释道,根据古法记载,经过九蒸九晒后,药材中的汞含量应仅剩三成,如此一来,药性既得以保全,又能起到安神的效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接着,林半夏取出那枚细小的砭石针,指尖轻轻挑起碗中已开始沉淀的微小颗粒。她细细端详,解释道:“这些沉淀物与绿豆中的硒元素结合,反而成就了安神良药。”她的话语中满是对传统炮制技艺的信赖与肯定,仿佛这每一道变化都早已写进了古籍中的秘诀。
诊室内,浓郁的药香在空气中渐渐聚拢,似乎在预示着某种不安的变故。程师兄稳重而严肃地走到诊台前,手中持着一把银光闪烁的刀片。他轻轻刮取着患儿之前敷的劣质膏药,刮刀在皮肤上划过时发出细微的刮擦声。被刮下的黑褐色膏体缓缓落入旁边的琉璃皿中,皿中膏体在晨光映射下竟闪烁出诡异的金属光泽,仿佛暗示着其中潜藏着危险的物质。
程师兄低声说道:“这是用雄黄冒充朱砂,遇热氧化为砒霜。”话音未落,他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沉痛,显然对这误用药材深感惋惜。
“莫慌。”林婉儿稳稳地上前,轻轻扶住那满脸惊惧的妇人,温柔地安慰道,同时从旁边的药桌上取起一碗温热的茯苓鸡金粥。她用轻柔而坚定的语气说道:“此粥可护胃膜,帮助缓解药物的刺激。”她将粥缓缓递到患儿的嘴边,患儿那苍白的小唇刚一触碰到粥米,便突然伸手去抓勺——这是三日来首次主动求食,微弱的手指仿佛在传递出久违的生机和希望。
治疗台前,晨光微弱地洒落在古朴的诊室里,空气中混杂着淡淡的药香与火候余温。程师兄稳重地取出一叠经过精心调配的朱砂绿豆膏,轻轻用细腻的桑皮纸包裹,桑皮纸表面依稀可见岁月磨砺留下的细纹。随后,他将这包裹完好的药膏轻轻敷于患儿的神阙穴上。那处穴位正位于前胸中线上,仿佛连接着天地精华,药膏的温热与药香迅速渗透,给小小的生命带去一丝温暖与希望。
与此同时,林半夏手持砭石针,动作干净利落地在患儿的四缝穴上进行二次排毒。细致的针法让原本混浊的黏液在针尖轻挑下,渐渐变得清透,宛如经过净化的泉水在石上流淌。她边观察边低声说道:“《本草乘雅》有载,朱砂得绿豆,如虎添翼。”话语中透露出对古方精髓的无比敬重与理解。
程师兄见剩余药膏尚未尽用,便拿起残余的膏体,小心翼翼地将其捏塑成赤豆大小的颗粒,动作间充满了耐心与技艺。朱砂的红色在晨光中微微闪烁,似乎在诉说着它本该呈现的生命活力。“每日子时,用温热的米汤送服一粒,”程师兄继续说道,声音沉稳中带着坚定,“佐以……”话未说完,话语戛然而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期待。
就在这时,林婉儿忽然挺身接话,双手如同太极推手般缓缓展开,她示范着揉腹的手势,轻柔而富有节奏地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圆弧:“佐以揉腹法!掌心贴神阙,顺为补,逆为泻。”她的动作既娴熟又充满温情,仿佛在用手掌传递出对人体经络的深刻理解和对患儿体质的悉心调理。
听着师妹的指示,患儿那因疳积而沉寂已久的小腹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肠鸣,稚嫩的笑声也随之溢出,小脸上浮现出一丝久违的喜悦与生机。诊室内,程师兄、林半夏和林婉儿三人的默契配合,在这片古法与现代相融的天地中,共同书写下对生命关怀的温暖篇章。
喜欢药香伴仁心请大家收藏:药香伴仁心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