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林婉儿正在院子里细心地翻看自己最近的病例记录,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走到院门口,看到是常常前来看病的张大爷。张大爷的脸色比平常差得多,额头上渗着汗珠,嘴唇微微发紫,双眼含糊无神,整个人看起来虚弱异常。
“张大爷,您怎么了?”林婉儿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与往常的轻松不同,心中不禁一紧,直觉告诉她这不是普通的牙疼。
张大爷痛苦地皱了皱眉,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胸口,低声说道:“小婉儿,我这牙疼得厉害,最近咬东西很痛,感觉有点压不住,但这几天,胸口也有点闷,时不时还会觉得头晕,像是有东西堵在这里...”
听到张大爷的描述,林婉儿立刻警觉了。她的第一反应是:这可能不仅仅是牙疼问题,胸闷、头晕,结合牙痛,似乎有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她脑中立刻浮现出心梗的症状:牙痛有时确实是心脏病前期的征兆,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但她还不敢确定。面对这种情况,她心里感到一阵压迫感。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可她知道,自己不能轻易下判断,尤其是当病情如此复杂时。
“张大爷,您先坐下,我马上给您诊脉。”林婉儿虽然心里有些犹豫,但还是决定立即为他诊脉。她的手指在张大爷的脉搏上轻轻按压,感受着那略显沉重和不规则的跳动。脉象混乱且沉缓,带着一种微弱的遏制感。张大爷的脉搏有些迟钝,脉象沉重且不规律,这种情况让林婉儿更加警觉。
她快速整理思绪,心中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张大爷的症状有些类似心梗的前兆,尤其是疼痛的部位与病人的脉象结合起来看,很有可能是气血阻滞,心脏功能出现了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不能只是凭直觉就下结论。林婉儿心里焦急万分,她的眼神扫过周围的环境,终于看向门口,那里就是她最信赖的依靠——文老的书房。
她咬了咬唇,心跳急促,但没有任何犹豫。她立刻转身,朝着文老的书房跑去,“师父,师父!快来!”她的声音有些急促,带着几分焦急和不安。
不久,文老从书房走出,他看到林婉儿那焦急的眼神,立即收敛起笑容,沉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文老眉头一挑,见到林婉儿脸上的焦虑,他也不敢大意。
林婉儿简单描述了张大爷的症状,并且报告了她从脉象和面诊中得到的初步判断:“师父,我认为张大爷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牙痛和胸闷的症状,结合他的脉象,像是心梗的前兆,但我不敢贸然下结论。”身为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文老的直觉告诉他,这的确是一个相当紧急的情况。他起身,和林婉儿一起走向屋内。
走进房间时,张大爷依然蜷缩在椅子上,脸色苍白,额头上的汗珠已将他的头发粘在一起。林婉儿连忙拿起桌上的诊脉工具,准备再次给张大爷诊脉。文老也开始仔细观察着张大爷的症状,立刻抓住了他病情的要点——脉浮、沉弱而不匀,表明气血大乱,心脏未能得气。
文老沉声道:“婉儿,别急,我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