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杨修、徐庶同时拍手叫好,连司马懿也忍不住侧目,这个与郭军师交好的丑小子,果然不是一般人!
“某家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先行告退!”被郭嘉一再催促,庞统只好起身道:“剩余事情,便交给诸位,主公见谅,某家告退!”
“士元下去歇息吧,有劳郭军师送他一程,天『色』太晚,士元一人回府,我也不太放心。”吕霖看破不说破,反正这两个货屡教不改,索『性』做好人了!杨修、司马懿等人断然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依旧坐在席上。吕霖送贾诩出门回来,扭头问道:“士元虽然妙计,但计策不够详尽,三位说说,如何渡河才能出其不意。”
“这…”虽然寒冬腊月黄河结了冰,但是倘若骑兵经过,谁敢保证不会将冰面崩塌?但若采用步卒渡河,肯定会被曹军发展并提前准备!三人思虑良久,司马懿率先抬头眼前一亮,杨修与徐庶也同时开口:“启禀主公!”
“呃…那就先听听听听元直的妙计…”
“诺!”徐庶歉意的看了杨修一眼,得到对方微笑回应,才开口道:“河水结冰而不牢,庶以为,与其冒险一试,不如稳妥一些!”
“元直的意思是,步卒?”吕霖虽然在问徐庶,目光却徘徊在司马懿与杨修二人身上。
“非也!”徐庶摇摇头,微笑道:“虽然骑兵不能过河,但战马和将士们皆可乘船渡河,只要河水上的冰碎裂,丁奉将军驻于河边的五千水军皆可传送战马!”
“德祖以为如何?”
“臣附议!”杨修认同地点点头,略略思虑片刻,又开口道:“臣以为,若整个河段冰面破裂,恐怕曹军更加安心!”
“嗯,德祖所言极是!”吕霖仔细思考一阵,才开口道:“仲达有何见解?”
“司马懿惭愧,没想到什么妙计,主公见谅!”司马懿脸『色』没什么变化,只是『露』出些许羞愧的模样,若非吕霖方才注意到他灵光一闪,恐怕当真相信了他。吕霖微微皱眉,有些不悦道:“仲达的才智,本王是知道的,今日莫非是在藏拙?”
“臣不敢!”司马懿寒蝉若禁,俯首在地,心中十分恐惧。就连杨修与徐庶,也感受到吕霖的愠怒,不禁正襟危坐。
“罢了,仲达,你起来吧!”吕霖轻叹一声,微笑道:“今日天『色』已晚,你们都先回去歇息吧,明日再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诺!”三人同时起身,对视一眼,齐声恭谨道:“臣告退,主公早些休息!”
……
门外,待徐庶告辞之后,杨修才开口问道:“仲达今日怎么犯浑惹怒了主公?”
“我今日确实愚钝了,你为何不信?”
“哼!”杨修转身上马,拱手道:“告辞!驾!”
……
是日下午,乌丸使臣阿浪离开京都,大鸿胪荀衍送至京都北门。一路上,荀衍与阿浪相谈甚欢,哪怕出身荀氏家族的荀衍,都不禁钦佩阿浪的才识和对汉文化的了解。
“特使可是第一次来我京都?”
“正是!”阿浪恭谨回答:“久幕京都繁华,一直无缘得见,近日恰逢我王遣使入京都,私苦鉴大王,才有幸成为使臣入都城面见陛下,览人间繁华之境!”
“特使严重了!洛阳乃大汉国都,天子脚下,自然不比其他地方。然我大汉疆域辽阔,又哪里尽如此等景象?”
“大汉幅员辽阔,受自然环境影响,自然不能尽善尽美,然大汉二京、襄阳、徐州、邺城皆城池巨大,万民聚集,一城比之一国,也不妨多让!”
“特使对我大汉真是了如指掌,若非特使易容服侍与我大汉不同,我倒以为特使也是汉人!”
“大人过誉了,私不过对大汉倾慕之至,故而多加了解,倾心学习!”说到这里,阿浪轻叹一声:“可怜我乌丸困居北地,一年无四季,居无定所,哪怕大汉十分之一的富庶也及不上。”
“特使忧国忧民,乃忠义之臣啊!”荀衍由衷赞叹:“然天时地利不可强求,只要乌丸王勤政爱民,贵国定然也能国泰民安!我大汉四百年来也偶有纷『乱』,只不过近年陛下亲政,又有贤臣辅佐,才使得国力蒸蒸日上!今日面见陛下,特使有何感受?”
“大汉天子天子陛下确是一代英主!”阿浪斟酌片刻,还是直言道:“然陛下身旁握刀人,雄姿英发,亦非常人!私在鄙土,闻汉大将军吕霖德才兼备,既有张良、陈平之谋,又有卫青、霍去病之勇,然私入京以后未能得见,始终引以为憾,今日得见陛下身旁握刀人,不禁感到一股王者之气!”
“哈哈…不想特使还有识人之明…”荀衍内心十分震惊,脸上却没有丝毫表『露』,只是微笑道:“此人不过陛下近侍而已,特使可是看走眼了!”
喜欢重生之飞将之子请大家收藏:重生之飞将之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