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终于解决了
白岩县最近传出一个大新闻,县里的首富,有金半城之说的金霖城捐出了两万亩地,以支持朝廷的决策。
有了金霖城开头,后续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富户,以及乡绅捐献土地。
尽管之前白岩县因为民乱元气大伤,但是这一波乡绅捐地,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在官府完成了土地丈量之后,白岩县便开始分地。
不过这地并不是之前传说的送给老百姓,而是租给他们,还是属于朝廷,但租金非常低,据说仅仅需要十文就能租借一亩。
白岩县县衙给出的解释是杜绝日后被富户兼并。
另外这土地租期可为三十年,如果租户没有违法乱纪,县衙方面不可轻易收回。
这样的大新闻,不仅仅让白岩县的老百姓激动不已,附近的几个县老百姓也都等着分地。
横山县自然也是如此。
周世凯最近几天非常忙,也非常兴奋。
因为白岩县开了一个好头,所以横山县的乡绅多多少少也捐献了一些地。
当然就算是重新丈量,将之前的贵族拥地全部查出来,整体来说,土地还是不够的。
最大的原因倒不是豪族乡绅土地兼并,而是高句丽合适种植的地方太少了。
到处都是山,到处都是树,平原太少了。
白岩县此时再次传出消息,那便是县衙要除树开田。
很多农夫都怀疑,那样的山地,就算是把大叔砍了,就能种植了吗?
是高粱,还是稻米呢?
随后横山县衙门就给出了答案,不是高粱,也不是稻米,而是大唐的两种新作物,分别是番薯和土豆。
番薯和土豆对生长的环境要求没有那么高。
几乎埋进土里,适当浇水,就能生长起来。
尽管老百姓们不太相信,但是衙门还是将其推广下去了。
横山县,以及高句丽地区其他县,自然是有样学样,田地不够,那就除树开田。
高句丽的老百姓都不觉不太靠谱,
他们还是不太相信,这样的地也能种植。
不过衙门里的人信誓旦旦,他们心中也多了一份期待。
就这样整个半岛地区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刺杀活动几乎完全消失了。
所有的人都被动员起来了,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分到了一块地,有的人激动到天天守着。
据说有的家庭几百年了,就没有过有自己的地。
随后县衙开始分配粮食和种子,主要有四种种子,栗米,稻米,以及番薯,还有土豆。
一般来说,土壤肥沃的,得到栗米稻米种子,刚刚开田的地,得到的是土豆,番薯种子。
尽管老百姓很担心这番薯土豆到底行不行,但人家衙门不收钱,老百姓还是多少有些期待。
不久后,丸都山城颁布了新的税收制度,之后的半岛地区,包括高句丽,还有百济新罗,全部实行田亩制度。
不再根据人丁的多少来收税,而是根据家庭拥地的多寡来收税。
地多税高,地少税少。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税收新规,那便是日后半岛地区,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官员,只要有地,一样要缴税。